PETMR在帕金森氏病诊断中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有哪些?
2025-03-04
PETMR在帕金森氏病诊断中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有哪些?在帕金森氏病(Parkinson's disease, PD)的PETMR诊断中,常用的放射性示踪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:多巴胺能神经元示踪剂18F-DOPA:18F-DOPA(18氟-左旋多巴)是一种用于评估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的示踪剂。它能够反映黑质-纹状体通路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活性,是研究帕金森氏病早期病理变化的重要工具。123I-FP-CIT:这种示踪剂主要用于多巴胺转运体(DAT)显像,能够检测突触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。约95%的帕金森氏病患者在DAT显像中呈现摄取减低。DTBZ:二羟基四苯并喹嗪(DTBZ)是一种用于检测囊泡单胺转运体(VMAT-2)的示踪剂,其摄取减少与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的减少密切相关,是评估帕金森氏病患者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的可靠指标。非多巴胺能神经元示踪剂18F-FDG:18F-FDG(18氟-脱氧葡萄糖)是非多巴胺能示踪剂,用于评估脑代谢情况。帕金森氏病患者常表现出特定的脑代谢模式,如运动皮层和小脑的高代谢与前额叶和顶叶皮质区的低代谢共存。123I-IBZM:这种示踪剂用于多巴胺D2受体显像,通过检测基底核区枕叶、额叶及小脑的显影比值来反映D2受体的功能和数目。早期帕金森氏病患者纹状体D2受体上调明显。新型示踪剂18F-FPEB:用于检测mGluR5受体的上调,这种受体在帕金森氏病患者中可能发生变化。纳米放射性药物:近年来,针对血脑屏障穿透的纳米放射性药物研究逐渐增多,这些新型纳米载体有望进一步提高帕金森氏病的诊断准确性。这些示踪剂通过不同的机制和靶点,为帕金森氏病的早期诊断、病理机制研究以及疾病进展监测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支持。